大陆近年各地吹起“文旅热”,但近期一份“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”在网络上广泛流传,也让近几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“文化民俗村”浮滥现象,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焦点。
新华社报导,2016年5月,号称投资3亿多元、占地1200亩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在陜西蓝田县境内开业,以“一夜爆红”的姿态成为当年西安旅游市场上的“顶流”,日接待游客量一度达到15万人次。
如今,当记者再次走进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时,这个已停业的民俗村基本荒废,商户全部关门倒闭,巷道里建筑垃圾堆积,园区内荒草丛生。从“一夜爆红”到“帅不过三秒”,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教训值得深思。
据了解,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项目由陜西渭水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运营,景区内按照关中民居、村落特色,依地势修建了五六排砖瓦结构的平房等设施,用于开设民俗小吃店、非遗作坊、茶文化广场等。开业当天便迎来12万人次的客流;2017年新年期间,日接待游客量达到15万人次。
民俗文化村一位茶楼经营者直言,头一年经营状况最好的时候,茶楼员工有22名,光收银员就有3个。但第二年,客流就明显减少,生意远不如第一年。“这地方就是卖点吃的,还不一定有别处的好吃,人家来一两次也就不想来了。”
随著人流每况愈下,2019年,据蓝田县白鹿原管委会统计,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每天游客不足千人,许多商家关门大吉;同年8月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暂停营业。
一个“网红”景区为何说关就关?报导认为,首要问题出在违规用地。蓝田县自然资源和规画局工作人员说,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所属的498亩土地属于未批先建,被通报后,当地国土部门对一些违建项目进行拆除,此后2017年和2020年陆续拿到了321亩土地的批文,其余土地手续正在办理中。
其次则是缺少规画,各地的民俗村同质性太高。
随著“白鹿原”IP热,短短两年时间内,仅仅200多平方公里的白鹿原上,就集聚了白鹿原民俗文化村、白鹿原影视城、白鹿仓、白鹿原景观农业园等6个文旅项目,还不包括其他大大小小的类似乡村旅游项目。
陜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燕说:“一个小小的白鹿原上,哪能承载这么多的旅游项目?这本身就形成了区域内竞争,分散了客流,不少文旅项目注定无法存活。”
(中时 )
本文由:kok全站 提供
公司名:kok全站-kok全站app下载-kok体育官方网站有限公司
kok全站客服:段小姐
电话:189487***652
座机:0755-89315124
地址:深圳市kok全站龙岗区坂田街道坂雪岗大道4010号宏奕产业园C栋4楼